首页 / 新闻中心
明朝上个大学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

发布者:永发保险柜

  有人以为大学体系是西方人发明,其实不然。我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,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,并且不兴叫“大学”。商时的我国大学叫“太学”;周时叫“国学”,国学是周王办的,诸侯办的则叫“泮宫”;西晋时称“国子学”,北齐易名“国子寺”;隋则改称“国子监”,一直到清末都是这叫法。
 
  真实把大学叫“大学”的,在光绪二十四年(公元1898年)。当年,我国诞生了榜首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——京师大学堂,即今北京大学的前身。
 
  与大学不叫“大学”一样,我国古代的大学生也不称为“大学生”。以明代称谓来说,通称“生员”,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叫“监生”,学生可享用“助学金”,由国家财政支出,由所以用于学生改进膳食,故称为“廪膳”。
 
永发保险箱
 
  国子监是朝廷的中心宫学,用现代人的话说,它是我国古代的国家级重点大学,学生比现在博士的水平还高,其学术位置远胜于今国务院“211工程”中止定的全国重点大学。现在的大学生连个作业都难找,但国子监的毕业生可没这忧虑,不只包分配作业,很多时候还“包当官”。明代便规则,“入国学者,乃可得官,不入者不能得也”。换句话说,上了国子监就能当官,上不了便别想往上爬。
  试想,“包当官”的大学谁不想读?所谓“学而优则仕”、“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”大约就是这原因吧!
 
  明代重点大学“南大”“北大”
 
  上大学的好处多多,但上大学得凭成果,要考,古今一理。没有成果,如果有一个不凡的家庭布景,有当大官的老爸、太子党的身份,也能够,特招嘛。如果没有这些条件,是不是没门了?也不是,但前提条件得有钱——买个入学名额。这便是现在我们常说的“花钱上大学”。
 
  古时的入学名额叫“员”,生员就是这意思,即今“招生目标”。所谓花钱上大学,就是购买到这种招生目标。招生目标并不是每个朝代都生意的,最疯狂的时代,是明朝。明朝廷从前明码标价,以收取“赞助费”的方法,揭露出售招生目标,这种行为叫“官倒”。
 
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虽是布衣身世,无文凭缺学位,但却很注重教育。元至正二十五年(公元1365年),时全国没有一致,朱元璋便在应天府(今南京市)的集庆路邻近开办了明朝榜首所国立重点大学——国子学;洪武三年(公元1370年),又及时康复了中止多年的“全国统考”(乡试)。
 
  洪武十五年(公元1382年)三月国子学改称“国子监”。明成祖朱棣夺位后,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,所以明朝有了两所国立重点大学,即南京国子监(或“南雍”)和“北京国子监”(或“北雍”)。南雍和北雍,能够看成是明朝的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。
 
  国子监是古代出“贤人”的当地,现在南京、北京的明国子监遗址邻近都有“成贤街”就是这原因,招生目标是不应该成为商品的。可是跟着国力下降,中心财政严重亏空,朝廷急于搞钱,便开始“教育乱收费”了:凡想上大学、到国子监读书者,不管成果优劣,不问家庭身世,“军民子弟”只需肯出“赞助费”,就发给“选取通知书”!有意思的是,明朝时收取的赞助费不要现金,只收其时缺少的粮食或是马匹等。
 
  “官倒”乌纱帽,在古代我国层出不穷,但像明朝这样“官倒”招生目标的,真实少见,能够说开了我国花钱上大学习尚之先。国子监的学生,正本由于身世和入学方法不同,叫法便不少,如举监、贡监、荫监、恩生等,自打招生目标能够生意后,叫法又多了一种“例监”,这是给经过买目标入学学生的专有称号。
 
  朱祁钰首开“纳粟纳马”
 
  明代的“招生新政”,出现在景泰元年(公元1450年),力主实施的,竟然是当朝的皇帝、史称代宗的朱祁钰。
 
  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,继位前封为郕王。这皇位正本与他一点联系也没有,由于大哥朱祁镇御驾亲征侵略北方边境的蒙古瓦剌部落遭生俘,天上掉馅饼砸到朱祁钰的头上,当上了“署理皇帝”。但其时边境战事远未完毕,军费开支巨大,中心财政却捉襟见肘,搞钱成了朱祁钰的当务之急!从哪搞钱?臣僚给朱祁钰开出的妙方之一是,“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”。这话什么意思?就是给国家多上缴粮食,便能取得进国子监读书的时机。
 
  这个口儿一开,包括从头坐上龙椅的朱祁镇在内,后来的皇帝差不多都学着干过,国库一没钱,边防粮饷一没着落,当地一闹饥馑,就会这样干。明成化二年(公元1466年)南京及周边大闹饥馑,当地主政官员便上书北京,要卖“南大”的招生目标创收。
 
  与“私倒”,或者说“暗倒”招生目标不同,由所以“官倒”,明朝的招生目标买卖很通明,实行“全国一致价”。那么,其时上个大学,要花多少钱?
 
  据《明史·食货志二》上的数据,要想取得国子监的入学资历,景泰年间(公元1449-1457年)最高的要800石米,低者300石米。成化年间(公元1464-1487年)则稳定在100石米。
 
  上面这价格是有“学籍”的,如果不在乎学籍,只当旁听生镀镀金,或是插班生、肄业生什么的,能够享用“优惠价”。以明英宗天顺五年(公元1461年)的规范为例,每个目标需交纳20匹马。
 
  景泰年间的赞助费算是最高了,800石米的规范是怎样定下的?原来这是“买方”自动出的价钱。时山东临清县,伍铭等几个在县学(相似于今县重点中学或当地专科学校)读书的学生想“专升本”,提出愿意交纳800石米,求进国子监读书的时机。山东省主管官员将此状况上报朝廷后,获皇帝特批,所以“米八百石”遂成规范。可是能出或愿出800石赞助费的,仍是很少的,所以后来不断往下降,以吸引考生、扩展生源。
 
  文章来源:永发保险箱  http://www.yongfash.com
  • 24小时内完成维修服务
  • 质量问题免费退换货
  • 可提供增值税发票
  • 保修一年终身维修
  • 全国百余个销售分部
 

全国订购热线:021-56971920

 

Copyright© www.yongfash.com 上海永发保险箱有限公司 2009 .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:沪ICP备12008182号-1 技术支持:上海永发